刚刚过去的6月,上海迎来了9个高温日,创下上海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6月高温日数之最,历史罕见。
和炎热一同抵达的,还有盛开的荷花。
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今天(7月2日)宣布,第十二届上海荷花睡莲展将于7月7日开幕,古猗园主会场和黄兴公园、醉白池公园、闸北公园、世博文化公园申园4个分会场将展出3000多盆缸栽荷花和2.4万平方米的塘栽荷花,总计500多个品种。
其中,上海古猗园首个获得国际登录认证的荷花品种“猗莲悠梦”将首次与市民朋友见面。
猗莲悠梦最大的特点是会变色,在初开的四天里每天都有变化。第一天,它全身深粉色。第二天,花瓣内部开始向黄白色转变。第三天,花瓣尖端的深粉色也“撑不住”了,开始变淡。第四天,大部分花瓣已经成了黄白色,只剩花瓣尖端还有几抹粉色。
猗莲悠梦另一大特点是花期特别长,在上海地区的自然花期可从6月初持续到10月,而且开花的密度大,莲蓬大如碗,抗性也很优秀。
据介绍,猗莲悠梦的父本是越南子莲、母本是红帛,这两种荷花各具特色,优势互补。
“越南子莲”源自越南,具有热带基因,自然花期长,花量大,结实率高,同时株型高大、抗性强;“红帛”是亚美杂交莲,株型秀雅、花色鲜艳。
猗莲悠梦的父本、母本。
初开的猗莲悠梦。 陈玺撼摄
猗莲悠梦一天一个样。
猗莲悠梦的莲蓬。
但它们交杂的后代能否继承父母各自的优点,要打个问号。上海古猗园园容科绿化工程师刘阿梅将荷花新品种的研发比作“广撒网”和“开盲盒”:“我们挑了很多父本和母本,分别杂交,得到莲子后再进行播种选育,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,只能淘汰再重新来过,反反复复,过程漫长又枯燥,最终花了四年才得到了猗莲悠梦这个大宝贝。”
猗莲悠梦继承了母本的美貌和高挑,又继承了父本旺盛的生命力,更重要的是,它粉红的色泽、优雅的株型、富于变化的梦幻感,十分契合古猗园古典高雅的韵味。
培育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,猗莲悠梦的种藕形态细长,比较少见,有养护人员觉得这种“反常的”应该活不了,直接扔了,还好科研人员天天来查看,把猗莲悠梦抢救了回来,差点和这个新品种擦肩而过。
近日,猗莲悠梦已获得国际睡莲与水景园艺协会(IWGS)的国际登录证书,并在第38届全国荷花展上获得了中大型荷花新品种二等奖。
第十届上海荷花睡莲展首次尝试三园联办取得成功,第十一届上海荷花睡莲展延续了一个主会场、两个分会场的联动模式。今年的上海荷花睡莲展拓展到了“一主四分”。
世博文化公园申园将首次展出中国红系列荷花中的“中国红·上海”。闸北公园将音乐快闪与荷莲市集融合在一起。黄兴公园推出“夏夜藕遇”主题活动,市民游客可以夜游“荷塘光影长廊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闸北公园、黄兴公园、申园今年夏季都将延长开放,为此,古猗园将“夜开睡莲”推广到各分会场,这是热带睡莲的一种,晚上七八点开花,第二天上午闭合,而且花期长、花量大,观赏期可延续到11月,非常适合具备夜游条件的公园栽种。
今年受气候影响,荷花长势相对缓慢、花和叶的生长量偏低,花期比往年迟了10天左右。古猗园副园长陈嫣嫣介绍,一般来说,荷花开花前的花蕾期需要多日保持20℃以上的温度,最好是连续保持14天以上,否则会影响花蕾的生长,持续的降温、大雨甚至会导致败蕾。荷花还需要充足的阳光,每日需要不少于10小时的较强光照。今年,古猗园内的大部分荷花预计要到7月中旬才集中进入盛花期。
古猗园内的荷花目前开了一两成。 陈玺撼摄
古猗园内的荷花目前开了一两成。 陈玺撼摄
古猗园内,游客拍照留念。 陈玺撼摄
缸栽的碗莲,以秀气著称。 陈玺撼摄
大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